寧蒗彝族自治縣位于橫斷山脈中段的川滇交界處,俗稱“小涼山”,1950年和平解放,1956年成立彝族自治縣。全縣國土面積6025平方公里,轄15個鄉(鎮)91個村委會,總人口28萬人。寧蒗社會發展背景特殊,是從原始共耕制、奴隸制、封建領主制“一步跨千年”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特殊縣份,也是一個集“山、少、偏、窮、特”為一體的深度貧困縣。目前,全縣18826戶82464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,2020年11月13日云南省政府批準寧蒗縣退出貧困縣,困擾寧蒗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。
地理位置? 寧蒗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00°22′29〞~101°15′51〞,北緯26°34′54〞~27°55′34〞之間,境內最高點白巖子主峰海拔4513.3米,最低點金沙江畔子補河口海拔1350米。東、東北分別與四川省鹽源、鹽邊縣接壤;南、東南分別與華坪、永勝兩縣相連;西與玉龍納西族自治縣、古城區隔金沙江相望;北與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為鄰。東西橫距90千米,南北縱距250千米。
經濟發展? 2019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8.2億元,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.1億元,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7億元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.8億元,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97元,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24元。
縣城概況? 縣城中心城區原規劃面積為到2030年達7.33平方公里,截止目前建成區面積已由2016年的4平方公里擴大至了7平方公里,實際規劃管控面積已達20平方公里,城鎮化率為26.37%。城區累計建成管網100多公里,道路機械化清掃保潔率達到75%以上。累計改造老舊小區2.67萬平方米、棚戶區65.8萬平方米。拆除城區兩違建筑20萬平方米,恢復土地8.5萬平方米,建筑風貌彝族特色改造3.6萬平方米。建成停車場12個、公廁50余座、海綿城市1.5萬平方米、小型公園9個。綠化面積56.4萬平方米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,人居環境日益改善,城市品位不斷提升。
生態景觀? 寧蒗山川秀麗、生態良好,自然風光雄奇秀美,森林覆蓋率達72.33%,是麗江市“一體兩翼”旅游資源的核心組成部分。境內高山峽谷交錯,江河縱橫交織,有高山草甸、原始森林、河谷生態、萬畝杜鵑花等自然景觀,最負盛名的是有著“人間仙境”之稱的瀘沽湖4A級景區。
民族文化? 寧蒗境內有彝族、漢族、摩梭人、普米族、傈僳族等12個世居民族,少數民族人口23.5萬人,占總人口數的83.96%,其中:彝族186938人,占總人口數的66.82%。彝族畢摩文化、摩梭母系文化、普米韓規文化等少數民族文化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異彩紛呈、交相輝映、熠熠生輝。
自然資源? 寧蒗縣風電、礦產、光伏資源富集,以煤炭為主的礦產資源極為豐富,煤炭儲量在1.52億噸左右。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30萬千瓦,可開發利用26.4萬千瓦,境內擁有牦牛坪風電站和阿海、金安橋等2個大型水電站。
區位交通? 瀘沽湖機場航線航班不斷增加;麗寧二級路建成通車,寧永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設,麗江古城至寧蒗高速公路于2020年10月開工建設,瀘沽湖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列入全省縣域高速公路“互聯互通”項目;華坪至寧蒗高速公路、西昌至麗江高鐵正在開展前期工作,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正在形成,達川進藏融攀的區位優勢不斷凸顯。
農業開發? 優質煙葉、中藥材、苦蕎、馬鈴薯、蘋果、花椒、核桃、青刺果、野生食用菌等高原特色農業蓬勃發展,近年來“2700蜂蜜”蘋果、麗川花椒、寧蒗黑綿羊、寧蒗黑頭山羊、寧蒗高原雞、高原紅米等地方綠色農特產品品牌不斷發展壯大,產業初具規模,深度開發前景廣闊。
【法律聲明】除非本單位(麗江市融媒體中心)主動推送或發表至第三方網站或平臺,任何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.CN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,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。